讓教育信息化,是目前也是未來中高端學?;A設施建設的走向,隨著5G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智慧校園建設也將越來越受重視。
智慧校園建設,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數字化信息和互聯網技術把學校已經完成的部分應用系統(tǒng)建設串聯起來,形成一種“可感知、可診斷、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園生態(tài)。
接下來探討下關于智慧校園建設中比較重要的幾項底層技術。
云計算技術
作為一種信息服務模式,云計算可以把大量的高度虛擬化的計算和存儲資源管理起來,組成一個大的資源池,用來統(tǒng)一提供服務。云計算技術的引入,有效解決了大數據時代的集中存儲和集中計算問題。
所以,智慧校園的靈魂是強大的云計算能力。
微課程技術
微課程是指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開發(fā)的教學內容。
微課程特點:
教學時間較短:時長20-30分鐘的微課程更有效利用零散時間,學生注意力更集中。
內容針對性強:每個微課程僅針對1-2個知識關鍵點進行詳解,知識的組成基本單位由段變?yōu)辄c,個性化按需受教,需求滿足的吻合度更高。
資源容量較?。喝萘績H數兆至數十兆,主流網絡媒體格式,載入快,便于終端攜帶,便于實現“微學習”、移動學習,便于知識的分享與傳播。
便捷交互教育:微課程不局限于課堂隨時隨地可進行知識的傳播,并根據針對要點即時討論、測試和反饋、舉一反三的聯想,交互性大大增強。
學習情境識別技術
學習情景識別是個性化學習資源推送、學習伙伴聯接以及學習活動建議的前提,是智慧校園建設中的關鍵技術。
學習情景識別的目標是根據可獲取的情景信息識別學習情景類型,診斷學習者問題和預測學習者需求,以使得學習者能夠獲得個性化的學習資源,找到能夠相互協作的學習伙伴、接受有效的學習活動建議。
校園移動互聯技術和高清視頻通信技術
校園無線網絡一般情況都具有規(guī)模大的特點、網絡覆蓋的要求也高,負載均衡尤為重要。
基于高清視頻通信技術,開展校內實時同步視頻通訊,已成為當下智慧校園發(fā)展的熱點。伴隨著移動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視頻通訊技術應該是完全能滿足智慧校園的構架。
數據分析技術與學習資源共享
在智能時代,學習最需要的資源就是數據。
數據分析可作為教師教學決策、優(yōu)化教學的有效支持工具,也可為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學習危機預警和自我評估提供有效數據支持,還可為教育研究者的個性化學習設計和增進研究效益提供數據參考。
目前大部分直導播平臺都自帶分析數據分析功能與學習資源分享功能,未來分析功能也會逐漸加強,更趨于人性化。
納加數字化校園搭建方案
納加數字化校園搭建方案旨在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直錄播視頻應用服務,其系統(tǒng)組成將涉及到各個錄播教室、校園電視臺等基礎的教學單位,其網絡組成也是復雜多樣的。
納加數字化校園系統(tǒng)構架的目的是想建立一個統(tǒng)一、高效、便攜、深層次交流的平臺,而這些功能對于技術的要求非常之高,各種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促使校園各大應用系統(tǒng)的有效整合。
這樣既能提高校園管理效率,也能降低學校的成本,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